也许未来有一天
我会对自己说
不完美也可以
每一朵花都要绽放
每一颗心都有翅膀
我漫步林间
沉醉在这绚烂的季节里
用心感受诗意和美丽
当学生将“未来”“绽放”“绚烂”拼贴成诗句时,郑州中学樱花街校区的春日操场正流淌着诗意与温暖。这些诗句不是哪位诗人的新作,而是出自郑州中学初中部学子之手。4月22日,初中部心理学科组以诗为桥,搭建起“心灵诗语:创意诗歌拼贴”的青春舞台,让学生在文字的拆解与重构中,完成了一场与自我对话、与同伴共鸣的心灵之旅。
活动现场学生驻足观看
预热:诗意的种子在春日萌发
活动未至,诗潮先涌。心理组教师联合社团成员打造的“流动诗站”提前一周进驻教学楼,定制海报如春日信笺般铺展,到班宣讲如春风化雨般传递——打破传统写作框架,以自由选取、重组文字、以“文字乐高”的形式自由拼贴。这种浸润式预热如同在学生心间播撒诗意种子:教学楼走廊的“诗墙”前,总有人驻足凝视;课间讨论中,“拼贴诗”成为热词,探索自我的好奇心在字里行间悄然生长。
活动海报和参与说明
创作:文字星河中的心灵独白
午后阳光为主席台镀上金边,心理教师手中的“文字魔盒” 缓缓开启——数百张印有意象、哲理、情感的卡片如星辰坠落长桌,瞬间织就文字的银河。同学们跃跃欲试,有人驻足沉思,将“星辰”“跋涉”与“微光”拼接成对未来的期许;有人会心一笑,用“秋风”“薄暮”“落叶”与“新生”诉说成长的哲思;有人以“星群在夜空写下无解的诗行”隐喻人际相处的微妙感受。期间,三三两两,或伏案沉思,或轻声吟诵,将青春期的困惑、友情的温暖、对未来的憧憬等抽象情感转化为具象的文字。心理教师穿梭其间,轻声引导大家思考文字背后的情感密码,让创作成为自我对话的旅程。
学生进行创作
共鸣:团队协作中的青春交响
在团体协作环节,同学们自由组队,围绕“春天”“希望”“阳光”“温暖”等相关主题词展开热烈讨论。随后,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们用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出内心的声音:有的学生用激昂的文字描绘出对未来的憧憬,如“梦想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穿越迷茫的雾霭,向着光明的远方前行”;有的学生则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在校园里的点滴,“教室里的书声琅琅,操场上的欢声笑语,都是我青春最美的乐章”;还有的学生抒发了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悟与收获,“每一次跌倒后的爬起,都是我成长的勋章,让我变得更加坚强。”……一个个充满哲思的诗句在思维碰撞中悄然诞生。
学生进行讨论与创作
绽放:诗画共生的创意光年
在创意拼贴区,彩色卡纸与水墨贴纸碰撞出奇妙化学反应。有人将“樱花飘落” 诗句搭配淡粉花瓣贴纸,让视觉与文字共舞;有人用几何图形拼贴“星辰轨迹”,为抽象诗句注入现代艺术基因;有人将“春天”剪入诗画,让“微甜”二字有了具体的模样······剪刀起落间,是文字的视觉转译;胶水涂抹处,是心灵的立体呈现。当一幅幅拼贴诗画铺满桌案,仿佛看见少年们用想象力为情绪装上翅膀。
学生作品
回响:当文字成为心灵的听诊器
参与活动的七年级学生小程兴奋地说:“拼贴的过程像在解谜,每一句诗都藏着我的心情密码。当零散的文字拼贴成诗,那些藏在心底的感受也变得清晰可触。”心理组教师江楠说:“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创意活动,将艺术创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为学生搭建表达情感、联结彼此的平台,也让心理健康教育浸润于美与诗意之中。”据悉,优秀作品将在校园设展,让文字的温度在樱花树下持续流转。
学生开心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这场春日诗会,是郑州中学“生态教育”理念的微观实践 ——当文字成为心灵的土壤,当创意成为成长的养分,每个少年都能在属于自己的星空下,绽放独一无二的光芒。未来,郑州中学将继续以“艺术 + 心理”为画笔,在青春的画布上,勾勒更多关于成长、关于美的可能。
邮编:450001
校长邮箱:zzmiddleschool@163.com
电话总机:0371-67980684 63262303
招生办:0371-56526569 56526570
招生办:0371-56526601
初中部:0371-67980802
高中部:0371-56526580
国际部:0371-56526559
党政办:0371-56526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