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高中部 > 部门新闻


从“双休”到共育:家校科学引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郑州中学高中部家长学校第七期课程开课

发布时间:2025-03-26  浏览:169次  作者: 本站编辑

       为深入探索双休日家庭教育新路径,3月23日下午,郑州中学高中部第七期家长学校课程以 “双休后,家庭教育如何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为主题正式开讲。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河南省资深教育专家、郑州市关工委副主任周慧玲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吸引了300余名家长亲临现场聆听。

图片1:讲座现场.jpg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周慧玲老师从教育的本质切入,深入阐述“教”与“育”的辩证关系:“教,是知识的传递;育,是生命的唤醒。”她指出,当下家庭教育应当避免功利化倾向,其核心任务在于激发孩子的 “生命自觉”,暨让孩子依靠内驱力实现自我成长。她以“种子发芽”为喻,提出家长需提供支持性环境,同时尊重成长规律,“急于求成易催生‘早熟早衰’,唯有培养内在动力,才能让孩子扎根深、成长稳”。

图片2:周慧玲老师发言.jpg

周慧玲老师发言

       紧接着,周慧玲老师提出 “动态平衡” 理论:学校五天的专注学习恰似 “弹簧压缩”,而双休日则需要通过适度的放松以及丰富的社会实践来实现 “弹性释放”。基于此,她为家长们提供了三类切实可行的实践建议:其一,注重家庭责任的培养,通过合理的家务分工、定期举行家庭会议等方式,逐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其二,强化社会责任的担当,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活动,进一步强化家校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结;其三,重视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给孩子留出充足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能够自由规划兴趣探索活动,以此提升孩子的独立性。周老师着重强调,过度干预孩子的成长过程会严重阻碍孩子的独立发展,适当放手才能真正培养出孩子的责任感与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周慧玲老师明确了家校的角色分工:家庭是“立德”的主场,承担着传递和谐、诚信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学校则是 “育才” 的坚实阵地,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创新能力。为了实现家校紧密合作,她提出三项具体的协同行动:一是共筑信仰根基,通过讨论家国情怀等话题,帮助孩子树立“大格局”人生目标;二是共塑情绪环境,家庭营造和睦温馨的氛围,学校提供包容宽松的空间,从双向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三是共建实践平台,联合设计劳动教育、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让孩子在践行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她总结道,家校合作不是简单的力量叠加,而是双方在价值观上的同频共振。

图片3:家长与周慧玲老师互动.jpg

家长与周老师互动

图片5:周慧玲老师现场解答家长疑问.jpg

周老师解答家长疑问

       讲座临近尾声,高中部学生发展处主任殷成斌进行总结。他强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栋梁之材。他表示,学校始终严格以国家课程标准为纲,通过精准分解教学目标、科学设计学习路径,全面对接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目前已形成“课堂精准化、育人体系化”的特色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他特别指出学校教育如同“精耕细作”,家庭教育则重在“潜移默化”。周老师的理念与学校倡导的“三自教育”——生活上的自主管理、思想上的自我教育、学习上的自主合作——高度契合。展望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入推进家校合作,致力于构建 “家庭筑基、学校赋能、社会淬炼” 的科学育人体系,全方位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图片4:殷成斌主任总结.jpg

殷成斌主任总结

       当前,在“双减”政策全面推进以及国家双休制度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双休日已然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 “关键窗口”,同时也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改革的创新突破口。此次讲座不仅为家庭教育提供了科学的路径,更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教育的深层逻辑——以家庭为起点、学校为支点、社会为舞台,三方共同发力,托举学生全面发展。未来,郑州中学将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开拓育人新范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图片6:家长代表与周慧玲老师合影留念.jpg

家长代表与周慧玲老师合影留念

版权所有@郑州中学 技术支持:兴弘海科技

备案信息: 豫ICP备05014585号-1

地址:郑州高新区樱花街2号

邮编:450001

校长邮箱:zzmiddleschool@163.com

电话总机:0371-67980684 63262303

招生办:0371-56526569 56526570

招生办:0371-56526601

初中部:0371-67980802

高中部:0371-56526580

国际部:0371-56526559

党政办:0371-56526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