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进行科学引导,提高孩子周末自主学习的效率?
在周末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兼顾学科巩固、兴趣培养与社会实践?
孩子周末使用电子设备学习时,如何防止网络沉迷?
周末家长和孩子相处时,如何避免因教育理念冲突引发的家庭矛盾?
为了帮助家长了解科学规划双休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案,4月3日下午,郑州中学初中部第六期家长学校在体育馆二楼如期开课。本次课程以“唤醒内驱力,周末时间管理的金钥匙”为主题,探索家校协同破解周末教育难题的创新路径。
当日下午,在温暖和煦的春风中,本次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活动特别邀请了教育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关工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长学校建设部主任王海勇主讲,王老师从策略研讨、案例分享和实践路径等层面,和家长代表共同探讨家庭教育新策略。
主讲嘉宾王海勇老师授课
活动现场
家长认真记录笔记
家长认真聆听、学习
讲座伊始,王老师提出不少家庭存在周末规划无序、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沉迷于电子产品等问题,如何将“被动监管”转化为“主动成长”,成为家校共育的核心命题。鉴于此,王老师从认知重构、情感联结、行为养成三个维度分享了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唤醒内驱力的实践路径和核心策略:助力孩子建立“短期任务-中期目标-长期愿景”的三级认知体系;设计“兴趣驱动型”周末任务,如数学理财、科学实验等,将学科知识融入生活实践;推行学习、休闲和家庭活动等方面的自主管理挑战计划,家校共同记录孩子的成长轨迹;鼓励孩子参与多元化的活动,如体育运动、艺术创作、自然探索等,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王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家长的角色转变。他表示,家长角色正经历从“学业监督者”到“成长引路人”的深刻转变。这一转变要求家长实现三重能力升级:一是教育认知的重构,通过家庭劳动、研学实践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与创新思维。二是时间管理的智慧,家长帮助孩子平衡学科复盘、兴趣拓展与身心放松。三是教育能力的提升,家长需要掌握情绪管理、亲子沟通等科学方法,实现从“自然型父母”向“专业型父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本质,是家庭教育回归育人本质。他相信,家校携手,一定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空间。
家长与专家互动
郑州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韩颖在总结中提出:“真正的内驱力,永远生长在自由呼吸的土壤里。我们期待通过家校协同,构建‘唤醒-赋能-成长’的完整链条,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双休时的自主管理中实现‘自我觉醒’。当我们把周末的自主权交还孩子,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播下信任的种子;不是放弃责任,而是赋予成长的翅膀。让我们以‘静待花开’的耐心,‘退后一步’的智慧,和孩子共同谱写属于他们的生命乐章!”
郑州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韩颖做总结
“王老师提到的‘兴趣驱动型任务设计’改变了我的教育观念!”活动结束后,八年级学生家长王女士兴奋地说到,“我们打算从下周开始尝试‘家庭理财实践’,让孩子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数学知识。”“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周末不应该是教育的空白期,而是孩子自我成长的黄金期。”七年级学生家长张女士表示,“我们全家约定每月完成一个‘微项目学习’,比如社区垃圾分类调研,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结束后家长咨询专家
合影留念
此次家长学校课程通过知识传递、方法赋能与资源整合,不仅为家长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也为家校之间的沟通搭建了桥梁,形成了家校协同育人的共识。展望未来,郑州中学初中部将继续推动家校合作,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新生态,家校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邮编:450001
校长邮箱:zzmiddleschool@163.com
电话总机:0371-67980684 63262303
招生办:0371-56526569 56526570
招生办:0371-56526601
初中部:0371-67980802
高中部:0371-56526580
国际部:0371-56526559
党政办:0371-56526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