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热点 > 校园新闻


名师大讲堂|艺术启迪心灵,美育完善未来——郑州中学名师大讲堂人文艺术篇

发布时间:2025-04-27  浏览:72次  作者: 本站编辑

  为助力学生培养审美素养、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并深化科技时代的美育内涵,4 月 24 日,郑州中学特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树新教授走进校园,为初高中师生带来一场主题为“艺术启发感知,美育完善未来——科技时代中的审美素养”的人文艺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高一年级德育主任宋志莲主持。

图片1 讲座现场.JPG

讲座现场

  分龄授课,精准启迪艺术感知

  讲座分初中、高中两场,张教授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定制了差异化的授课内容。

  面对初中生,张教授以“艺术与生活”为切入点,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引领学生探寻日常生活中的艺术之美。他精心展示经典艺术作品与流行文化中的艺术元素,让学生直观感受艺术如何为生活增色、提升审美情趣。此外,他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印象派、卡通画等基本艺术风格,并鼓励学生们通过简单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现场氛围轻松活跃,不少学生眼中闪烁着对艺术的好奇与热爱。

图片2张教授为初中同学带来精彩讲座.JPG

张教授为初中同学带来精彩讲座

  针对高中生,张教授则以艺术发展脉络为线索,从农业时期的陶器纹样、工业时期的机械美学,到现代抽象艺术、当代数字艺术,系统分析艺术形式与经济社会的紧密关联。他还引导学生透过笔触色彩解读时代变迁。在鉴赏环节,他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同一题材作品,传授 “看构图、品色彩、悟情感” 的鉴赏方法,让学生明白艺术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承载文明的精神图谱。

图片3 张教授为高中同学带来精彩讲座.jpg

张教授为高中同学带来精彩讲座 

  思维碰撞,共探艺术时代命题

  在互动环节,郑州中学学子展现出深刻的思考能力。有学生提出:"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创造的艺术是否会被取代?艺术将如何体现其独特价值?"张树新教授热情回应,从艺术的情感表达、人文关怀等不可替代性方面给予解答,并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在技术发展的时代保持人类艺术的独特魅力。还有同学关心:"作为中学生,如何在繁忙学业中培养审美素养?"张教授结合切身体验,建议通过日常观察自然、品读经典艺术作品、体验不同文化之美等方式逐步提升艺术感知力。

  互动环节中,郑州中学学子展现出敏锐的思辨能力。有学生抛出 “AI 绘画能否取代人类创作” 的前沿问题,张教授以《算法之美》展览为例,指出 AI 可辅助创作,但艺术的温度源于创作者的生命体验 —— 如梵高笔下旋转的星空,是癫痫病痛与灵魂呐喊的交织,这种独一无二的情感共鸣正是人类艺术的不可替代性所在。针对 “学业繁重如何培养审美” 的困惑,他分享了自己坚持每日速写的习惯,建议学生从观察校园里的晨昏光影、品读《诗经》中的草木意象等小事入手,让审美成为融入生活的自然习惯。问答间,思想的火花不断迸发,掌声此起彼伏。

图片5 精彩的互动环节.jpg

精彩的互动环节

  美育润心,点燃向美而行热情

  此次讲座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点燃了学生们探索艺术、追求美的热情。王玺然同学在笔记中写道:“艺术之精髓,在于那不可复制的独到感知——是落叶静栖枝头的剎那永恒,是晨光初照时心弦微颤的悸动,更是每个生命对世界的独特回应。”许鹤缤同学则写道:“真正的艺术,当能透过作品看见真善美,窥见背后流淌的情感。恰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双眸,便是世间最精妙绝伦的艺术品。”

图片10 学生为张教授献花.jpg

学生为张教授献花

  名师引路,美育润心。此次讲座是郑州中学名师大讲堂的第137期,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培养学生全方面素养方面的不懈努力。郑州中学将继续从多元角度为学生提供开拓视野的机会,不仅关注学生学科思维的培育,更重视学生人文底蕴的发展。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全面发展,培养出既具有创新精神又富有人文情怀的新时代栋梁,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郑州中学 技术支持:兴弘海科技

备案信息: 豫ICP备05014585号-1

地址:郑州高新区樱花街2号

邮编:450001

校长邮箱:zzmiddleschool@163.com

电话总机:0371-67980684 63262303

招生办:0371-56526569 56526570

招生办:0371-56526601

初中部:0371-67980802

高中部:0371-56526580

国际部:0371-56526559

党政办:0371-56526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