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热点 > 校园新闻


郑中青春 | 以脚步丈量大国工程 ——郑州中学初中部开展穿黄工程研学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5-28  浏览:41次  作者: 本站编辑

       丹江碧水连南北,华夏奇功润春秋。5月23号上午,郑州中学初中部七年级部分同学踏上了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实地探访、专家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揭开这项“大国工程”的科技密码,并在这场跨越山河的行走课堂中,触摸国之重器的科技温度,感悟大国工程的责任担当。

探秘“穿黄咽喉”:科技与历史的对话

       晨光熹微中,同学们整齐列队,乘坐大巴奔赴研学基地。抵达后,专业讲解员以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同学们揭开了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的神秘面纱:“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的标志性、控制性工程,工程在黄河主河床下方穿越黄河,是我国首次运用大直径盾构施工穿越大江大河的工程,被誉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咽喉’。建设过程中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开创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水底隧洞长距离软土施工的新纪录,彰显了我国水利建设的顶尖水平。”讲解员老师介绍说。从工程建设的艰辛历程,到盾构技术的创新应用;从水资源调配的科学原理,到工程对国家发展、民生改善的重大意义,讲解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南水北调中线的独特设计和施工难点,并与讲解员积极互动,深刻理解到工程背后的科技密码与生态担当。

图片2:讲解员老师介绍相关知识.jpg

讲解员老师介绍相关知识

图片3:学生聆听讲解并积极互动.jpg

学生聆听讲解并积极互动

图片4:近距离参观穿黄隧道.jpg

近距离参观穿黄隧道

图片5:参观工程展示中心.jpg

参观工程展示中心

沉浸式体验:在震撼中读懂家国情怀

       在穿黄工程展示中心,专题宣传片全景呈现工程建设历程。荧幕上,气势恢宏的工程建设画面、建设者们夜以继日奋战的身影,以及工程通水后润泽千万百姓的场景,一一呈现在眼前。震撼的视觉冲击与真实的情感讲述,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南水北调工程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伟大事业的深刻内涵,也深入了解到南水北调人迎难而上、敢于挑战的顽强意志和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图片6:观看穿黄工程专题宣传片.jpg

观看穿黄工程专题宣传片

       随后,同学们登上穿黄工程观景台。滔滔黄河水奔腾不息,穿黄工程犹如一条巨龙,在母亲河的波涛之下,以科技之力架起南北水脉的桥梁。同学们伫立岸边,俯瞰整个工程,感受着黄河的雄浑壮阔,惊叹于工程结构的精巧设计,也体会着穿黄工程“一渠清水向北流”背后的责任与使命,每一双眼睛里都跃动着对大国智慧的赞叹。“以前觉得‘国家工程’很遥远,今天看到盾构机刀片上的焊痕,突然明白每个螺丝钉都凝结着奋斗者的汗水。”七年级的王同学有感而发。

图片7:观景台上通过望远镜眺望黄河.jpg

观景台上通过望远镜眺望黄河

图片8:合影留念.jpg

合影留念

行走的思政课:让大国工匠精神照进青春

       午后,在黄河的波涛声中,同学们依依不舍地踏上返程。回望穿黄工程,奔腾的黄河似乎在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不仅镌刻着大国工匠的智慧结晶,更书写着守护江河安澜、润泽华夏苍生的赤子情怀,成为矗立在天地间的鲜活教材。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中,当少年们触摸穿黄工程的“钢铁脊梁”,感受国家水资源战略的磅礴脉动,担当与责任的种子也在仰望“大国重器”的震撼中破土萌芽。以此次研学为契机,相信郑中少年必会将汲取的精神力量融入青春血脉、转化为奋进的动力,踏上传承匠心、勇担使命的新征程,成为科技创新的追光者、生态保护的践行者,让“一渠清水”的故事在新时代续写新的辉煌!

版权所有@郑州中学 技术支持:兴弘海科技

备案信息: 豫ICP备05014585号-1

地址:郑州高新区樱花街2号

邮编:450001

校长邮箱:zzmiddleschool@163.com

电话总机:0371-67980684 63262303

招生办:0371-56526569 56526570

招生办:0371-56526601

初中部:0371-67980802

高中部:0371-56526580

国际部:0371-56526559

党政办:0371-56526552